新能源车生产准入将放开 7月10日起实施

发布日期::2015-06-11信息来源:搜狐汽车  字号:[ ]
    日前,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7月10日起,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将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然而,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为新能源汽车导入“新生力量”时,中外传统车企则纷纷针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抛出大手笔的投资计划,强化市场地位。其中,比亚迪抛出110亿的投资计划,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与生产能力提升;大众则牵手上汽,对上海大众汽车安亭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新能源车。
    新建企业投资规模不受限制
   《规定》明确要求,新建电动车企业必须要在我国 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具有 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 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具有整车试制能力,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等等。
    据了解,新建电 动车企业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并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由企业自行决定,但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 汽车产品,《规定》将从7月10日起正式实施。与之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相比,《规定》对部分准入条件进行了放松,包括去除“新建乘用车企业的投资主体必须具 备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研发基础”等限制。
    不过,想要申报成为纯电动车生产企业,《规定》指出,要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 能力的研发机构,至少具备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车辆轻量化、车辆安全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对整车 产品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年(以项目建成投产为起始点)的担保合同等。
    分析人士指出,《规定》对电动车的动力性与轻量化提出了一定要求,车辆最高时速需要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而续航里程最低要100公里以上。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企业将被排除在外。
    多家新企业试图加入市场争抢
    数据显示,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91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9922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923辆,同 比增长近4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832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431辆,同比增长36%。
    而前5月,新能 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8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37万辆,同比增长3 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9248辆,同比增长近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4761辆,同比增长58%。
    分析指出,一方面是政策的不断扶持鼓励,准入门槛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市场正在呈现出高速的发展态势,市场潜力巨大。这将吸引众多新兴企业加入了纯电动车的争夺。
    据悉,我国多家企业正在积极谋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其中,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通过海外收购等方式,正在积极的布局纯电动车生产;而微型电动车企业新大洋集团也在积极筹划相关事宜。
    传统巨头大手笔加速布局
    然而,就在《规定》发布时,比亚迪与大众等传统车企也抛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
    据了解,比亚迪将投入110亿元,扩大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电池的生产能力。其中,投资60.23亿元扩充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新增动力电池生产能 力6Gwh/年,全部用于满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而投入50亿元用于双模汽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及相关基础平台的研发。
    比亚迪方面表示,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现有的动力电池产能无法很好地满足未来新发展需求。而加快于双模汽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及相关基 础平台的研发,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加速于新能源汽车下游各细分市场的全面布局,扩大规模效应,推动新能源汽车板 块收入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今年前4月的销量中,已经从之前的全球第7位跃升至第4位。
    与此同时,大众与上汽签署协议,双方达成进一步合作发展新能源车,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布局。据了解,双方将对上海大众汽车安亭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生 产新能源车。其中,将于2016年在安亭生产基地生产大众汽车全新C级车型;并将生产基于朗逸研发的纯电动汽车。
    大众汽车集团(中 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未来4年,大众汽车集团将有超过15款新能源车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其中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型。如今伴随着新能源 车及其配件的本土开发,大众汽车集团将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并将加强在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