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观察

发布日期::2021-09-30信息来源:新华网  字号:[ ]
       9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开幕。作为全球疫情发生后东北亚区域举办的重要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也成为后疫情时代观察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的一个窗口。

  新发展:疫情之下,合作势头愈加强烈

\
  参观者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参观中国一汽生产的车辆模型(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11项会议论坛活动、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户企业参展……本届博览会上,东北亚各国间合作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在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上,多国政要都表达了对区域合作的期望。韩国北方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长朴钟洙认为,本届博览会能够改善深受疫情影响的合作环境,成为推进东北亚共同发展的出发点。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长坂康正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快生效实施将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在东北亚国家形象馆,俄罗斯商品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购买。“今年前8个月,俄中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接近900亿美元,在能源、高科技、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俄罗斯驻中国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用一组数据表明俄中经贸水平、合作契合度日益增强。

  博览会的背后,是东北亚地区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北亚国家贸易额约4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累计双向投资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中国与域内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农业领域投资合作成果丰硕,水平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新格局:优势互融,中国作用愈加凸显

\
  参观者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现场了解5G智能物流仓储技术展示(9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是本届博览会期间记者听到最多的话题。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国家战略对接正在加强。不少政商界人士表示,东北亚各国发展战略与中国相关战略、倡议对接,能够帮助各国优势产业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蒙古国副总理色·阿玛尔赛汗表示,该国正致力于加快推进“草原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积极推进蒙俄中经济走廊建设。

  ——国家间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中国具备社会稳定、市场巨大、基础设施一流、人才充足和政府积极有为等外国企业投资兴业的五大优势,这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机遇。长坂康正介绍,目前,日本已经与吉林省等地在氢能源应用、低碳示范城市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

  ——地方政府合作更加多元。近年来,东北亚各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合作更具广度和深度。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白范钦表示,目前,秘书处与大图们倡议(GTI)、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NEAR)、中日韩地方政府交流会议等多个区域和次区域交流机制建立了伙伴关系,在经贸、交通、旅游、环境等众多领域推动国家间和地方间的合作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新期盼:面向未来,合作之路越来越宽

\
  参观者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参观展出的无人机(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在本届博览会上,与会者有这样一个共识:疫情凸显了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东北亚各国迎来区域经贸合作的新机遇。目前,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在对接“一带一路”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日韩自贸区谈判、RCEP等多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开展对话与合作。此外,各国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东北亚地区海陆相连,以海洋为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以“连通市场资源,共同打造东北亚海洋经济合作圈”为主题的第二届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上,各国政要代表围绕经贸投资、互联互通、海洋经济等多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

  日本长崎县凭借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培养发展了造船产业。长崎县副知事平田研表示,他们正充分利用造船业积累的技术发展海洋能源产业。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第一副州长维拉·谢尔比娜提出将旅游合作列为海洋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疫情结束后,邮轮能再次连接起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海港。”她说。

  面对东北亚地区合作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与会各方一致达成了《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长春倡议》,在完善常态化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的基础上,相约不断加强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
  参会嘉宾、客商出席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9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原文链接:http://www.news.cn/expo/2021-09/27/c_1211384985.htm